一、蜱的危害

蜱俗称八节,草丛中多见,常寄生在狗、牛、羊、老鼠等动物的身上。蜱叮人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在烟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比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5至10月份,在山区、丘陵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在这些地区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蜱虫叮咬是传播途径之一。直接接触病人、尸体、蜱的血和血性分泌物也可感染。

三、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预后较差。少数病例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四、环境及家畜蜱的防制

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侵袭,是主要的检视和防控对象。

1、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虫的孳生。

2、家畜、家禽的处理:可及时检视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虫,用镊子取下后焚烧。也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

3、居民家中饲养宠物外出后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

五、个人防护

1、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涂抹避蚊胺等驱避剂,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虫叮入,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六、蜱虫的处理

1、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再用尖头镊子取出,或用烟头、香头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叮咬部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2、发现蜱虫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或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如不慎接触蜱虫,要进行消毒。

七、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yy/153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