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不光对外界好奇,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样。

但有些时候大人一个没看到,就容易发生危险。

浙大儿院青少年妇科的医生沈秋香,前段时间就碰到过这样一个小病人:

“这是一个6、7岁的女孩子,她主要是因为肚子痛,下面看到有血性分泌物来就诊的。

一开始肚子痛,下面内裤上有点不太干净,家长是误以为她是大便没有擦干净,所以他一开始没有重视。”

就这样过了3、4天,女孩肚子越来越痛,连走路都有点不大对劲了,医生一检查,发现小姑娘下身有异物。

沈医生说,女孩下体是有一个纽扣电池。

后遗症还是比较严重的,女孩阴道里面大片烧焦,因为已经3、4天过去了,有一些已经变成了一个疤痕。

纽扣电池在体内烂掉了,引发肚子痛,医生连夜做手术将已经发黑的电池取了出来。

小姑娘说,电池是自己玩的时候塞进去的。

医生说:“我们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甚至可能还不止一点,都是因为厕纸,或者衣服裤子的质量不是很好,这种毛屑或者纸屑粘在屁股上,然后经过人体的运动之后,摩擦之后,会自然地走到阴道这个腔系里面去,就形成一个阴道异物。”

但很多时候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

新闻多看点

其实像上文小姑娘这种不经意间将异物塞入下体的事件并不鲜见:

年,安徽亳州7岁女孩楚楚(化名),从前一年暑假开始,奶奶发现楚楚的内裤上面有淡黄色粘液,似乎是阴道分泌物,会阴部还有些红肿,便立刻将这事儿告诉了孩子妈。

医院怀疑是“阴道炎”,但几经治疗情况也没有好转,分泌物还是很多,有时甚至一天要换两、三条内裤。

一年后再次就诊,CT结果出来后发现楚楚的阴道内有一个“Y”形的异物,这应该就是“会阴红肿,分泌物增多”的罪魁祸首。

随后在家长的再三询问下,楚楚想起去年暑假,自己和小伙伴玩“医生病人过家家”游戏时,小伙伴曾将一个小吸盘从她的下体塞入,但她事后并没有告诉家人。

也就是说,异物已经在楚楚体内待了将近一年。

年,江苏省淮安市6岁女医院检查,竟从下体中取出了两件玩具。

小璇的妈妈说前一年年初发现孩子下体常有液体排出,而且还有异味,在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阴道炎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还是反复发作。

经检查在阴道口边看到有黑色物体,后来患儿说曾经有戒指样的物品、钱币放到阴道里面了。

在做好抗炎治疗后医生立即为小璇实施了手术,手术中医生从小璇体内取出了两件一元硬币大小的异物,半圆环的戒指和女式玩具鞋子。

年年初,浙大儿院专家从一个11岁小男孩的膀胱里,取出70颗磁力珠,是通过尿道塞进去的。

11岁男孩突然感觉肚子痛得厉害,爸妈见状,连夜带着他到浙大儿院就诊,最终在膀胱里取出70颗磁力珠。

此类行为的危害、原因及防治

置入异物的危害

异物的种类有很多,电池、磁力珠、塑料珠、玩具零件、棉花等等,如果孩子不主动告知,家长往往难以发现。

若异物长时间滞留,会引起红肿、感染、病变等,甚至造成尿道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篓。

尤其是具有腐蚀性的电池和带有磁性的磁珠,会严重损伤器官,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

必须及时通过手术治疗,一般预后情况都不错,所以一旦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医院就医!

造成此类行为的原因

“阴道异物”、“膀胱异物”多发于10岁以下,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对身体有孔器官十分好奇,大部分情况是自己将异物塞入,也有部分情况是年龄相仿的同伴放进去的。

另外,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也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好奇心,家长和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让青春期的孩子正确认识到身体的变化。

如何预防?

1、对适龄儿童应进行正面的性教育,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懂得保护身体,保护隐私。

2、培养孩子正确的卫生习惯,尽量不穿开裆裤,不要把孩子的外生殖器暴露在外。

注意外阴卫生,每天清洗外阴1-2次,毛巾和盆要独立使用;小内裤最好棉质,透气性好,独立清洗,太阳下晒;不穿开裆裤,以防异物落入阴道内;

妈妈如果患外阴阴道炎的时候,注意衣物的隔离,避免异常分泌物接触到女儿的外阴。

3、家长平时照顾孩子时也要多加留意,发现孩子经常抓挠下体,分泌物明显增多时,应及时来院就医。

来源:19楼(my19lou)综合整理自阿六头说新闻(aliutounews)、医院、新闻坊(stvxwf)等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by/129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