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档案

姓名:占某

性别:女

年龄:43岁

就诊时间:/11/07

患者病情信息收集

1.主诉

阴部及周围肿痛痒7个月。

2.现病史

4年汗脚,不能穿靴子;9医院用泡脚方法治疗汗脚。汗脚好后一周吃牛肉后出现湿疹,先从小腿,再到大腿内侧发湿疹,瘙痒,后用激素外涂后缓解,2-3天复发。7个月前出现阴部及腹股沟肿、痛、痒,皮肤增厚,色变暗,后用洁何音外洗后外阴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发热一周,打点滴后退热。6个月前出院后一直外涂护肤品,外阴部及腹股沟肿、痛、痒反复发作至今。服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五味子,乌梅)未加重,未缓解。

3.现症状

外阴部肿,稍充血,走路摩擦后痛,夜间痒甚,热时痒加重;夜间腹股沟汗出多,手汗多;食欲可,白带量少,小便可,排尿时无不适感;月经平素期准,外阴部肿后提前一周,经期较长,中途会停;因腹股沟汗多而夜眠易醒数次。

4.既往史(既往病史、个人史等)

胃食管反流2年,症见胃堵,(服中药缓解);乳腺囊肿。

5.体征

望诊:形体胖壮,面色稍白。

闻诊:声稍高,有力,语速稍急

舌象:舌质暗,苔白较满。

脉象:细偏沉,左略弦,尺沉不流利,右寸稍旺。

病象辨析

病史

病程较久——多数内伤,邪从内发于外;

4年汗脚——阳明湿热

9医院用泡脚方法(五味子之类)治疗汗脚——药用酸收,邪无出路;

汗脚好后一周吃牛肉后出现湿疹,先从小腿,再到大腿内侧发湿疹,瘙痒——牛肉性热,鼓动湿热从阳明外发;

后用激素外涂后缓解,2-3天复发——激素使邪无出路,更易聚湿生痰

7个月前出现阴部及腹股沟肿、痛、痒——厥阴湿热外发

后用洁尔阴外洗后外医院治疗——湿邪较重,考虑生痰?

在住院期间,发热一周,打点滴后退热——输液增加湿邪;

6个月前出院后一直外涂护肤品,外阴部及腹股沟肿、痛、痒反复发作至今——邪无出路,迫邪内陷;

2.现症

现外阴部肿——湿,热,痰

局部的肿——痰(湿为漫肿)

稍充血,走路摩擦后痛——有热

夜间痒甚——血分热扰

夜间腹股沟汗出多,手汗多——厥阴肝经湿热

食欲可——脾胃脏腑气分未伤

白带量少——鉴别脾与肝

小便可,排尿时无不适感——湿热之邪集中在厥阴经,未影响膀胱。

月经平素期准,外阴部肿后提前一周,经期延长——血分热扰,迫血而行

睡觉因腹股沟汗出多而醒几次——分清眠差的因果,血分热迫津出

3.体征:

望诊:形体结实——体质不弱:

闻诊:声稍高,有力,语速稍急——气血充足。

舌象:舌质暗——气血不通畅,湿邪阻滞

苔白较满——湿邪较重

脉象:细偏沉——气血趋势在里

左略弦,尺沉不流利——下部气血不活;

右寸稍旺——上有热

辨证论治过程

1.独立分类(辩证三要素)

1)病因:

湿热——疹发于下(阴部),缠绵难愈,吃荤引发,肿痛而痒;苔白较满;

痰——形体结实,阴部局部肿;有乳腺囊肿史

2)病位:

厥阴——疹现以外阴部及腹股沟处为主;外阴部肿后月经提前;乳腺囊肿位于胸胁

阳明——汗脚,初发于下肢小腿;胃食管反流2年,症见胃堵;

3)病机:

气分热阻——汗出较多,心下堵;

血分壅滞——疹发夜间痒甚;阴部局部稍充血肿痛,脉尺沉不流利;,经期延长。

2·综合判断:

——素体阳明湿热,外出不畅,聚而生痰,反致渗阻肝经血分;

分清先后缓急

根据时间顺序,进行逻辑组装:

A.素体阳明湿热,湿热以外出为顺,

B.误用收涩外敷,邪无出路,内陷厥阴血分。

C.误以输液,激素助湿生痰,增加有形闭阻。

——当前湿热夹痰,阻滞厥阴经脉为主,所以突出表现为阴部红、肿、痛、痒剧,且长久不消。

3·立法处方:

1.治则:

先以重点解决厥阴经脉血分之湿热阻滞,后再调理阳明气分湿热。

先因势利导,邪从阴道而出;再观其脉症,再决定是否要外透其湿。

2.治法:

利湿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通络。

3.方药:

1内服汤药

龙胆泻肝汤参考五神汤加减

龙胆草10栀子10黄芩10柴胡6丹参15泽泻10车前子10木通6当归10苍术10土茯苓30浙贝母15紫花地丁15牛膝15萆薢10路路通10王不留行10漏芦10

共14剂,水煎服,头煎20,复煎40,日服一剂。

2外用苦参汤

苦参10蛇床子10白芷10蒲公英15野菊花10苍术15当归10

共7剂,水煎外洗。

说明与发挥

治疗皮肤病要注意让邪有出路,里邪里应外透;外透不得,则内陷入里;治疗要因势利导,湿在下焦则渗,湿在表则透。此类由气分陷入血分之疾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倒带”的现象。

疗效反馈:

病情进退:服药后发热消失,外阴肿消明显,行走后腹股沟仍痛;全身散发荨麻疹、瘙痒,腹部明显;

现症:外阴肿,皮肤增厚,稍影响行走;稍口干,大便不成形,易醒。

舌象:舌质暗,苔薄白;

脉象:弦缓,略滑,左尺稍沉;

诊断:肝经湿热夹痰,病势减,热退多,湿痰减较慢

治法:守方兼以减轻清热,加强除湿散结

方药:上方(龙胆泻肝汤加路路通、王不留行之类),龙胆草、黄芩减至5g10剂头煎20,复煎40

一日一剂,一日2次,饭后温服。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文中广告由系统自动生成,内容与本号无关。

往期热文

湿疹皮炎,名医验方对治!经方治疗艾滋病皮肤损害难案5则奇效偏方治痛经,DIY不用愁

看完之后,别忘点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zz/120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