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

我们都熟悉了这样的

看病模式

感冒发烧

去医院挂个水

头疼拉肚子

去医院挂个水

身体虚弱想补补

去医院挂个水

对于输液

中国人几乎是习以为常了

但是从7月1日起

门诊输液的现状

将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首先,医院即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年8月,江苏省卫计委员会发布了《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

其中明确规定:从年7月1日起,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年底前,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在新规执行前,医院已经抢跑在政策前,陆续取消了门诊输液,医院甚至公开挂出了横幅提醒患者。

停止门诊输液

意味着

1.门诊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

2.今后不仅是抗生素,医院也不允许其他药品进行门诊输液。

停止门诊输液在全国蔓延

据了解,我国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江苏省:江苏省卫计委要求,从年7月1日起,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年底前,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浙江省:浙江省卫计委1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院和儿科外,医院率先全面停止。

安徽省:安徽省卫计委年8月18日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医疗机构要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

上海市:上海现在各大医院门诊输液比例已经相当低,医院抗生素使用正在大幅下降。上海市抗菌药物检测网络每个月都在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

其实,医院门诊不输液,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些病只是在门诊输个液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却折腾到要住院,反而会给病人加重负担啊。

其实,我国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江苏:江苏省卫计委宣布到年底前,医院(医院以外)全面禁止门诊静脉输液!医院则不在此次禁止范围之内。

河南:6月1日起,医院除急诊和儿科外,将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举也使其成为河南省首个取消门医院。

浙江:今年年初,浙江发布最严“限抗令”叫停医院门诊抗菌输液。

内蒙古:医院所有门诊输液室也已取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疆医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留存了一部分急诊输液室用于突发或夜间需要打“点滴”的患者。

▼▼▼

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加入到停止门诊输液的队伍中来,在此就不在列举。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输液为何如此泛滥?

1.输液好的快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光是年青人,还有许多老年人都会追求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让人们在疾病上耗不起。

2.大病小病都输液

似乎现在对人们来说输液几乎就是一个“万能的方法”,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问题,人们第一个就想到输液。

3.利益相关

医院和医师处于生存的考虑,不得不妥协于患者的不正当要求,然而相关部门在医药定价上,无意间也促进了输液的泛滥。

输液的真相其实是?

1.输液等于小手术

在医学上,输液属于入侵性操作的范畴,实质上等于一次小手术。然而注射液里面的不容微颗粒进入人体以后,极易出现肺水肿、静脉炎症等过敏反应,静脉输液是目前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2.抗生素的泛滥

比如幽门螺杆菌,原来的抗生素有效率可达90%以上,而现在是用户同样类似的药物,其效果有时还不到一半。如果是进了重症监护室的肺炎患者一旦出现耐药性,那么几乎是致命的!

3.输液本身的危险

静脉输液作为效果最快的给药方式,既加快的心脏的负担,其副作用以及过敏反应也更快。除开药物本身质量的问题,60%的药物强烈过敏反应,以至于根本来不及抢救,近些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线类似新闻!

国外严格控制输液

在国内几百上千人排队输液的场面这在国外是不可能见到的,在国外的门诊就没有输液这一说,国外对输液是慎之又慎的。

年12月中旬,李冰冰微博晒出在国外连续高烧十几天输液照片,被护士勿扎几针出血的她说:很想念祖国医生“扎针的技术”!不知道那位外国护士是因为不专业,还是因为第一次扎针紧张导致李冰冰大量出血。但李冰冰的话确实看出中国的护士是多么富有经验!

据统计显示,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克,是美国的10倍,人均年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外的2-3瓶。

哪些情况需要输液?

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哪些情况不需要输液?

内科·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从现在起,拒绝滥用抗生素,支持的请扩散并点zan

往期精彩内容

(1)吃西瓜也要选时间午后吃西瓜最解暑

(2)据说用它连空调费都省了,刷爆朋友圈的洗澡神器!

(3)晾衣有技巧,这样晾衣服轻松简单!

(4)每天睡八个钟死得快?到底睡几个钟才健康

本文转载自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D:guominshenghuo专注分享生活小技巧。让我们从“心”开始,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共同发现美好生活。







































南昌白癜风医院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wh/21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