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外阴囊肿病因 >> 艾益身艾灸治病,有四个诀窍,必须懂得
?濒湖山人公司简介
?个经络穴位大全
?常见种病症艾灸方法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视频)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秘方
濒湖山人艾灸商城
用艾灸治病,必须知道这四个诀窍:“神定能得气,盈科而后进,气至而有效,火足能求愈。”这四个诀窍,散见《灵枢》、《针灸大成》、《医宗金鉴》诸典籍,现在挑出来阐述艾灸治病的道理。下面分别讲解一下这四个诀窍。
神定能得气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个是神要定,另一个是我们手拿着艾条,做一点手法,让经脉的气血充盈。艾条虽然悬于皮肤之上,艾热却可以透到身体里头,很像针刺之中的“得气”。
《标幽赋》上面讲:”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我们给人做艾灸,要让被灸者的神定下来,别让他玩手机、打电话,就得专注地接受治疗。要是他的神不回来,不定下来,没法给他灸,气会特别散,找不到点可以定住灸。神定下来,气才能随,神是身体的主人,气也得跟着它跑。
神定下来,这时我们给他做点手法,不用很复杂,就手拿着艾条,放松地来回,保持艾条平着移动。比如,灸肚脐,那就沿着任脉来回,放松地扫,被灸者的神定着,就容易感受到艾热正在身体外头敲门,神觉得有必要开门就开门,气马上就跟上,也就是得气了。
不同人不同地方,得气的快慢也不同,就像《标幽赋》讲的:”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杨氏注: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一指导引归根术提示此处的“气至”,说的是气至下针的地方,杨继洲注里说的是针下“得气”,是比较准确的。老不得气,施针者就得做手法,提插捻转之类的,来回手法多做一会儿,多能得气。
得气是什么感觉?
《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艾灸得气时,被灸处是绝对不烫的,因为艾热都被身体吸收进去——被挡在皮肤外面,艾热蓄积,就会感到被灸处烫,而被吸进身体里,很快会沿经络跑到别的地方去,灸处就不会感到烫。灸处不烫,是被灸者主观感觉不烫,表面温度还是高的,别去摸它,不然扰乱心神,还得回头做手法,神定能得气。
盈科而后进
艾热被人体吸进身体里,之后就像水流一样,水就下,哪里低洼,先得注满水才能往前流去,这个特点叫做“盈科而后进”。比如,灸足三里,热跑到大腿、跑到小肚子,不跑了,被灸者就感觉小肚子一直热热的,这说明小肚子是很需要这股能量的。
什么时候我们会需要外来补充能量呢?
第一条就是单纯地正气不足,像肚子饿时血糖偏低,吃点东西很快就恢复如常。经络或者脏腑的气不足,稍微虚了一点,我们给他灸,补得很快。这种情况下,被灸者就感觉热热的,很舒服。有的说灸前面后面热,灸肚脐时腰部热,叫透热;灸的时候,热沿着一条线往前走,叫传热;还有扩热,热由一个点扩散开来等等。
第二条,被灸者身体内有伏邪,灸的时候就没那么舒服,或是酸胀,或是痛,还有的干脆没感觉。艾热源源不断被吸进身体里,补起正气来,跟伏邪开一仗,正邪都厉害,战争就剧烈,表现出来就是剧烈的感觉,痛、胀痛、酸痛等,这时候对正气的支援不能停,不然打不过邪气,就闭门留寇了。火功导引术提示这个道理必须熟记在心,给人灸的时候才有把握。特别有一类人,平常水果当饭吃的,或者甜食吃得多,体内湿气蓄积,灸的时候常常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还有一条,身体吸收艾热后,反应在精神、情绪层面上。灸着灸着,突然哭出声来,是情绪宣泄出来,要没有这点艾热的帮助,情绪没法释放出来,因而这是治疗,不是调理,不是养生。艾灸对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起效很快。
或是灸着灸着,被灸者睡了,这得怎么理解?体内的神医,本神,工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熟睡时它工作起来效率奇高。把人灸睡,别把他摇醒,问他有什么感觉,就一直把他灸睡着就好,新经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wh/1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