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是针灸与特定中药相结合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是根据中医“春夏以养阳”“扶正固本”的原理,借助药物对穴位的透皮刺激,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夏季三伏天是阳气旺盛的季节,人体阳气随之升发,体内寒气易化解。

  在此季节,大多数患者处于相对缓解期,这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达到温阳益气,疏经散寒,祛散伏痰、健脾补肾,调整机体的作用,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年贴敷时间

初伏:年7月16日—7月25日中伏:年7月26日—8月14日末伏:年8月15日—8月24日末伏加强1:年8月25日—9月3日末伏加强2:年9月4日—9月12日

穴位敷贴治疗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哮喘、慢性咳、慢性支气管炎等。

  2、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肾虚腰痛、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冻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3、心血管系统:胸闷、心悸、胸痛、乏力、畏寒等心血管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腹泻等。

  

  5、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抵抗力低下等。

 

  6、妇产科疾病:宫寒、痛经、产后头痛、伤风等。

  

  7、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8、肥胖症、皮下囊肿等中医辨证属体质虚寒的亚健康人群。

  穴位贴敷治疗年龄:2岁以上及成人。

  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患者本身的身体情况,可进行单独的药物配比,辨证论治,整体审查,提供一个最适合的方案。

贴敷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一、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

  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二、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

  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三、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

  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市七院中医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zl/119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