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外阴囊肿常识 >> 体检如果查出这几种病,医生其实基本不用治
1、甲状腺结节
90—95%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是体检报告上的常客。很多人体检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认为要马上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据内分泌科主任吕淑云介绍,就算是甲状腺癌,大多数也是很“温柔”的,生长很缓慢,可以几年、十年潜伏在人体内,也相对稳定、听话。甚至部分低危险组的患者,可以长期观察而不需手术。
2、宫颈糜烂
只是名字吓人
要怪就怪这个医学词语太吓人,“糜烂”一词给人很不好的联想,还容易和宫颈癌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只是医学史上一个命名的大失误。如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正式取消,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女性的一生中,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两种上皮覆盖区域会发生动态变化。据妇科主任李凤翔介绍,“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结果来进一步判断,如果细胞学和HPV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可以随诊观察。
3、子宫肌瘤
没有症状5cm以下可以先观察
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即每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中招。“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据妇科副主任朱秀红介绍,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可以观察等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4、肝脏钙化灶
一般无需治疗
肝内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据了解,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也很少继续发展,一般没有症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无需治疗。
但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就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CP鉴别。
5、骨刺
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常常会把它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其实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骨刺就是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骨刺会长在各种地方,比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如果只是体检发现的骨刺,生活中并无不适症状,不痛不难受,就不用紧张。但如果因为骨刺,引起了骨性关节炎,那就需要进一步治疗。6、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现象
乳腺增生常见于40多岁,没有生育或生育少的女性以及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受体内雌孕激素失调影响,乳房一侧或双侧会出现胀痛和弥漫性肿块,大部分具有周期性,一般月经前明显,经后减轻,严重者整个周期都有疼痛。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怎样预防及治疗?乳腺是情绪靶向器官,因此我们每天要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少熬夜,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远离射线,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性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治好增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都是:不用治疗。据乳腺外科主任衣文淑介绍,绝大部分乳腺增生不会转变为癌,极少数乳腺增生伴重度异型增生经过长时间才有可能转变为癌。
乳腺增生常见于40多岁,没有生育或生育少的女性以及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受体内雌孕激素失调影响,乳房一侧或双侧会出现胀痛和弥漫性肿块,大部分具有周期性,一般月经前明显,经后减轻,严重者整个周期都有疼痛。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乳腺是情绪靶向器官,我们每天要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少熬夜,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远离射线,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7、单纯性肝囊肿
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以为得了肝癌一样绝望,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据肝胆外科主任陈本文介绍,体检查出肝囊肿,大多不用担心。绝大部分肝囊肿是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定期随诊观察。
仅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手术,其中包括:囊肿直径8.0cm并有临床症状;囊肿合并出血、感染;囊肿无法与肝胆管腺瘤鉴别;多囊肝病导致门脉高压及功能损害者。
8、心脏早博
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据心内二科副主任卢正亮介绍,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数的早搏不会引发心脏病,偶尔出现心慌或者心脏“咯噔一下”,不用太过紧张。
但如果经常有类似不适,医院心内科咨询下医生比较好。如果体检查出以上疾病,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处理,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随时监测身体变化就可以了。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副高级以上专家为您解读体检报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位于环秀院区健康管理中心服务台主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