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外阴囊肿预防 >> 下个月起江苏的门诊不能输液了湖北还有多
很多人感医院挂水输液,但是从下个月起,医院将会对这样的患者说:NO!
据江苏省卫计委下发的《通知》,7月1日起,医院(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今年底前,医院要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也就是说,7月起,医院就不能输液头孢类、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了。到年底前,医院(医院外)要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这也意味着,今后不仅是抗生素,医院也不允许其他药品进行门诊输液。
为什么要禁止门诊输液?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静脉输液的三大弊病输液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的过敏反应会大大增强;
个人的静脉系统是封闭的系统,在创伤性的输液过程中,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会增加抗菌药物的赖药性。
输液等于一次小手术!小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们选择打吊针,多半是觉得“效果来得快,一两天就好了”。而有些老年人输液,居然是为了疏通血管,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输液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主要是两方面:
造成药物附加损害,增加不良反应;
频繁输液会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
据了解,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才真正需要输液:
吞咽困难
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滥用抗生素当心将来“无药可救”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门诊输液率高达60%至70%,人均抗生素使用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左右,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带有抗生素的药物。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感染上几乎对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上个月,医院在11岁男孩小兵(化名)的身上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头孢等常见抗生素对它全都不起效。据推断,出现这种情况是家长给小兵滥用抗生素导致的。
据了解,从小兵三四岁起,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家长就给小兵服用头孢、阿莫西林等消炎药。病情严重时还会去诊所要求打针或输液,注入更大剂量的头孢类消炎药。
已有省份出台相关措施:
其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一般来说,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
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医院和医生增加收入,加上不少患者治病求“速好”的心理等因素,导致过度输液治疗被普遍滥用。
江西省
江西省卫计委要求,将加强门诊输液管理,严格控制门诊输液尤其是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指征,最终实现门诊输液数量和比例逐步减少。对于医院,鼓励探索取消门诊输液服务,保障门诊输液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江苏省
江苏省卫计委要求,从年7月1日起,江苏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年底前,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浙江省
浙江省卫计委1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院和儿科外,医院率先全面停止。并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个级别,使用抗生素医院医院,对于各类别抗生素的品规数量,更有明确的要求。
安徽省
安徽省卫计委年8月18日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医疗机构要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静脉输液。并确定了部分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轻度结肠炎、小型体表清创术后等53种疾病。
上海市
上海现在各大医院门诊输液比例已经相当低,从专业角度看,一刀切并不是合适的方法。
医院抗生素使用正在大幅下降。上海市抗菌药物检测网络每个月都在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医院协会临床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药剂科主任钟明康指出,年,上海市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指导细则和分级使用管理办法,利用监测网络动态监控抗菌药物用量,严格控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抗菌药物总量。其中,抗生素在医院的品种控制在50种以下,医院则控制在35种以下。
其实
在咱湖北
医院率先取消门诊输液!
4月18日起,医院将取消门诊的成人输液。这是湖北省第一家关闭医院,意味着湖北省开始向滥用抗生素、过度输液说“不”。
病人往往不相信!坚持要挂吊瓶医院客户服务部主任张媛告诉记者,很多病人来看病时就直接要求输液治疗,觉得可以“速战速决”,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比如感冒多半是因为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输液根本不起作用,不如口服抗病毒的药,多喝水,多吃水果。可是病人往往不相信,坚持要挂吊瓶。”
张媛说,有些负责任的医生不给开输液处方,还会遭到患者投诉。出于利益关系,很多医生也乐得顺着患者的意愿开处方,甚至有不少医生主动开出不必要的输液处方。
三类门诊病人的输液不受限制取消门诊的“成人输液室”,院方对有些必须输液的患者怎么办?
张媛介绍,此次取消门诊成人输液室,仅仅是针对平诊的成人患者。所谓“平诊”,是相对急诊而言的。目前三类门诊病人的输液不受限制:一是急诊病人,二是儿科病人,三是感染科病人。如平诊中发现确实需要输液的患者,仍将会进行输液。
儿科过度输液也是一个普遍现象,该医院今后还将逐渐取消门诊的儿科输液室,但目前以劝导为主,尽量减少和控制输液,并不限制。
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
其实有一些常见病,都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的。有些“发炎”不是细菌感染,用了抗生素也没用。
安徽省卫计委给出的这份清单,大家快收藏起来吧!
内科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妇科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儿科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请切记: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综合:江苏新闻、现代快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新华社、央视新闻
今日小编:shirley
觉得不错的话请转发并点zan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