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外阴囊肿症状 >> 不摸不看,你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体是否危险
家长朋友们都应该对孩子私处有一定了解,给孩子看一看,千万别觉得难为情,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也能少受点罪。
有些问题已经错过了最佳解决时间;还有些疾病没有症状,不疼不痒,孩子也很少会跟家长主动沟通。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男性宝宝下体的常见问题。
1、包茎
宝宝包茎是指由于包皮口狭小,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使包皮不能向后翻开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一般男童出生后都存在包茎,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包茎逐渐好转。
包茎的分类
生理性包茎:小男孩出生后都有生理性包茎,即包皮与阴茎头之间发生粘连、包皮口狭小、包皮不能上翻、阴茎头不能显露。多半可在出生后数月逐渐自愈。
病理性包茎:是指其包茎在较长的时间内(3岁以后)未能自愈。
包茎的危害
无论生理性包茎还是病理性包茎都是有一定危害的。
小便阻力大、小便无力、小便分散、尿频、包皮口反复感染、红肿、尿痛、尿路感染,不舒服的时候孩子会有意地抓挠丁丁。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不要责备孩子,应该脱下裤子看看孩子的私处情况。
此外,包茎还会影响丁丁的发育,甚至影响孩子以后的性福。
包茎怎么办?
与其被割,不如早期干预!
对于包茎的早期干预必须要及早、方便、有效、无明显疼痛。
家长可以利用帮幼儿清洗外阴的机会,反复多次上推包皮,逐步扩大包皮口,露出头头,这个方法可以加快包茎的自愈速度,每次上推bao皮疼痛不明显,幼儿易接受,但是时间较长,家长得多多坚持。
如果3岁后仍有明显的包茎,或3岁内包皮口明显狭窄,无法徒手上翻,经常引起包皮炎症的患儿应及早进行包皮口扩张,然后再向上撸;对于某些严重的、扩张效果不好的包茎,如疤痕型包茎,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做手术了。
2、隐睾
字面意思就是隐藏起来的「蛋蛋」,指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异位。临床上绝大多数隐睾为睾丸下降不全,异位睾丸最常位于腹股沟浅表小窝内或者阴囊入口处,总结一句话就是在阴囊里摸不到「蛋蛋」。
隐睾的危害很大,主要有生育能力降低和恶变的可能。
正常情况下,阴囊中的温度比体温低约1.5℃~2℃,这样才可以维持「蛋蛋」正常的生精功能。
如果有隐睾的话,「蛋蛋」的温度就会增高,生精能力变差,精子的成活率也低。双侧隐睾症引起不育的概率达50%以上,单侧隐睾达30%以上。隐睾易发生恶变,尤其是位于腹膜后的隐睾,恶变的几率较普通人高20~35倍。
所以,对于出生后6个月,不管什么原因,在阴囊内没有摸到「蛋蛋」,医院检查,确为睾丸者,应及早手术。
3、鞘膜积液
刚才说了阴囊里没有「蛋蛋」,现在就说一说阴囊变大的问题。
鞘膜积液就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为先天性腹膜鞘膜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而形成的一个鞘膜腔,它导致液体的积聚、扩张而形成腔囊,俗称「水蛋」。
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会影响孩子排尿和行走。
根据鞘状突闭合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混合型鞘膜积液五种类型。
一般而言,2岁以内的孩子,鞘状突还有闭锁的可能,也就是说鞘膜积液还有自行消退的机会。如果鞘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摸上去比较软的话,可以先观察,等到2周岁以后如果还没消失的话,就建议手术治疗了。
但如果鞘膜积液张力较高,摸上去比较硬、比较实的话就可能影响「蛋蛋」的血液循环,严重的会导致「蛋蛋」萎缩,这种情况就建议早一些手术了。因全身疾病引起的积液,当全身疾病痊愈后,积液可逐渐被吸收。
4、小儿尿道口下裂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尿道开口在阴茎腹侧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的途径上,多数病例伴发阴茎下弯。
主要3方面原因:
遗传因素,尿道下裂发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内分泌因素,从胎睾中产生的激素影响男性外生殖器的形成。胚胎学因素,即胚胎期外生殖器发育异常所致。
由于尿道下裂患儿多不能正常站立解尿,容易造成其心理负担,影响心理发育,现多主张早期手术,手术年龄可提前至6个月。
5、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发生主要因素是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不能自愈,脐疝患儿如果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应考虑手术。
6、其它良性畸形
睾丸肿瘤,常见症状是无痛性睾丸增大,多发于3周岁以前。
畸胎瘤或其它良性畸形等,主要是与胚胎发育不正常、遗传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有关系。发病均为罕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