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外阴囊肿症状 >> 揭开紫纹兜兰的ldquo神秘面纱r
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purpuratum),是兰科兜兰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地质公园植物界的又一个“大熊猫”。
紫纹兜兰
左右滑动可看更多哟
年,英国的植物猎人首次在香港发现它,因此它被称为“香港小姐”。它像个神秘仙子隐居于树林,静悄悄地享受在自己的世界里。今天,我们就做个“云访客”,去了解有关它的两三事吧!
形态特征
叶
叶基生(茎较短,叶子恰如从根上生出而成莲座状),叶片呈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上面具暗绿与淡黄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淡绿色。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互相套叠,边缘略有缘毛。
叶片细节图
2列,3-8枚,长7-18厘米,先端有2-3小齿。
花朵
紫纹兜兰花朵奇特,花期是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接下来,我们按下图序号依次了解它显著部位的名称和特征。
1:植株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
2:花苞片和子房
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围抱子房;花梗和子房长3-6厘米,密被短柔毛;3为子房横切面。
4:中萼片
卵状心形,先端短渐尖,边缘外弯并疏生缘毛,白色而有紫色或紫红色粗脉纹。
5:合萼片
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淡绿色而有深色脉,先端渐尖,背面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
6:唇瓣
紫纹兜兰的“兜”,正是兜兰属特化的唇瓣,呈倒盔状,紫褐色或淡栗色;囊口极宽阔,囊底有毛,囊外被小乳突。
7:柱头8:假雄蕊
假雄蕊肾状半月形或倒心状半月形,先端有明显凹缺,凹缺中有小齿。柱头在假雄蕊的后面,肥厚而下弯。
“神秘面纱”
繁殖的“秘密”
花朵通常以花粉、花蜜作为报酬吸引传粉昆虫为它们实现异花传粉。然而,植物制造花粉、花蜜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为了节省这些能量,有约三分之一的兰花进化出欺骗性授粉的功能。它们通过欺骗的手段(性欺骗、产卵地欺骗、食源性欺骗、猎物欺骗等)吸引传粉者。紫纹兜兰就是其中一个“机灵鬼”。
在揭开紫纹兜兰的繁殖秘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传粉昆虫——雄性和雌性短刺刺腿食蚜蝇(下文简称雄性或雌性食蚜蝇)。
昆虫类
图片预警
!!!
食蚜蝇对于水稻等农作物来说是个害虫,但在紫纹兜兰的有性繁殖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外形和食性与蜜蜂十分相似。成年的食蚜蝇取食花粉、花蜜,幼年的则以蚜虫为食。
食蚜蝇(左)、蜜蜂(右)
蚜虫(左)、花粉(右)
现在,让我们走进紫纹兜兰繁殖秘密的探索旅程。
+
诱惑之站:散发魅力
紫纹兜兰没有可食用的花粉或液体状的花蜜,但其颜色艳丽、醒目;散发出主要成分包括50多种化合物的气味,其中与雌性食蚜蝇的共同气味成分就占了13种;花朵中间月牙似的假雄蕊与雌性食蚜蝇谜之相似;花朵的嚢处褶片及底部还有类似蚜虫的小黑点。
假雄蕊
囊底
+
耐心之站:等待落入
雄性食蚜蝇若是飞到紫纹兜兰附近,就像是遇见“花姑娘”一样被吸引过去。待它碰到假雄蕊并发现是个“骗局”时,早已不慎落入花朵的椭圆形唇瓣中了。
雌性食蚜蝇的落入方式更直接、可爱。作为“孕妈妈”的食蚜蝇看到那些小黑点便误以为这是最佳产卵地,选择直接飞入。但也怨不得它,天下妈妈的愿望都一致:想让宝宝一出生就能吃得白白胖胖。
掉入囊内部的昆虫
有时紫纹兜兰“捕获”的是雄性食蚜蝇,有时是雌性的,也可能存在两者同时掉进唇瓣的情况:
你进来做什么?
我好像看见了花姑娘!!你呢?
你看这里有多少蚜虫?!够我的宝宝吃好久了!
“又骗到几个小可爱”,紫纹兜兰暗自窃喜。
+
关键之站:散落花粉
从这两次陷阱的布置我们可以看出,紫纹兜兰利用了性欺骗和产卵地欺骗手段。落入陷阱的昆虫只能沿囊底两侧的特定通道逃出,逃出的同时会触碰到柱头和假雄蕊,并粘上植物的粘性花粉。
柱头和假雄蕊
+
巧妙之站:循环往复
出逃后的昆虫像条失忆的鱼,当它们再看到“花姑娘”或是丰富的“蚜虫地”时,仍会毫不犹豫地向唇瓣中飞去。这样重复的飞入和逃出便为紫纹兜兰完成了“传宗接代”的大事——异花传粉。
大部分兜兰属植物都是通过类似的欺骗手段完成繁殖,例如长瓣兜兰和它的传粉昆虫黑带食蚜蝇。
长瓣兜兰的“骗局”
叮!探索之旅到此结束。
物种珍稀的“秘密”
紫纹兜兰“散发魅力”后,一“诱惑”一个准。那它为何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呢?原因如下:
+
对环境依赖性强
紫纹兜兰多生长于偏僻、狭窄地区。树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多石之地、溪谷旁苔藓砾石丛生之地或岩石上是它最爱待的几个地方。
它还喜欢相对干燥、温暖的环境,在能透进些许阳光且利于排水的急坡也能发现它的身影。这样的生长环境并不好找,并且一旦遭到破坏,对紫纹兜兰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紫纹兜兰在地质公园的生境
(从睿摄于大鹏杨梅坑区域)
+
采集过度
紫纹兜兰的外观十分奇特、数量稀少,除了能吸引它的传粉昆虫食蚜蝇外,还吸引来一批贪图它美色的违法分子“千里迢迢”进行采挖。由于紫纹兜兰根系较浅,一旦被采挖,也容易造成地区性绝灭。
“回归”自然
多种原因导致野生紫纹兜兰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减少。目前,我国通过人工培育兰科植物、划建自然保护区等手段缓解野外资源的保护压力。
年7月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在深圳举办了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活动。该活动表明,紫纹兜兰已具备回归自然需要的一切条件。因此,株人工培育的紫纹兜兰得以“回家”。
如果有幸在郊外看到它的身影,我们就远远地欣赏,不要试图靠近,打扰了它的美丽与宁静。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结束了,想了解地质公园更多可爱的植物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gkm.com//mjccby/13263.html